随着“新基建”政策出台,数据中心也为越来越多的公众所知。作为数据中心行业的“流行词汇”,微模块近年来也一直都备受青睐。
微模块的历史
在传统的数据中心中,因为设备发热量大,所以需要空调进行制冷,否则服务器等设备会因为温度过高而自动关闭。为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使用下通风方式,让空调的冷风从架空地板里面吹出去,一直吹到IT机架的下面。然后通过地板开孔,冷气流钻出地板来到服务器的正面。服务器内部的风扇把这些冷气流“吸”到服务器内部进行散热,然后把热气流就从服务器背后排出。这就是最早出现的,“下通风空调+架空地板”的散热方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冷气流的利用率,降低空调的电费,有人把机柜和机柜前部的通道进行了密封,让冷气流只在通道里面流动,而不会散失到机房其他区域。使得设备更加节能,同时在密闭通道中形成了“冷池”,冷空气可以比较均匀的分布,不会使部分区域因为得不到冷气流而影响服务器的工作。
其后,一些人尝试把UPS、电池等供备电设备也放到了密闭通道里面,让他们就近给设备供电,就形成了所谓的“分布式供电”系统。经过不断的改进,最终微模块诞生了,一个微模块几乎包含完整的供电、制冷、备电、消防、监控系统,可以看做是一个完整的小机房。
这种结构可以根据业务规模进行灵活配置,可以在工厂进行提前预制,现场安装减少工作量和安装时间,而且也更加节能,减少了电费的开支。
2010年之后,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工程师们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开始设计不同风格的微模块。全球各地的设备厂家们也迅速跟进,不管是服务器等IT设备厂家还是UPS、空调等基础设施厂家,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微模块解决方案。随着不断推广,微模块也逐渐被各行各业的用户接受,变成了一种主流的数据中心建设方式。
据ICT Research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模块化数据中心市场规模51.14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接近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
微模块的主要价值
微模块的优点有很多,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它的价值在各行业都得到了广泛认可。
通常来说,微模块的主要优势有:
1. 快速部署,缩短建设周期
2. 灵活扩容,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
3. 智能运维,绿色节能
同时,对不同的行业来说,还有一些更符合实际需要的特性值得关注:
对IDC服务商来说
微模块可以做到“区域隔离,专人专用”。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楼层,不同的微模块,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也方便租户进行灵活配置和定制化服务。
对公安政务部门来说
微模块可以做到“安全可靠,信息保密”。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设置机房级、模块级、机柜级等不同的安防等级,最大程度保证了信息的安全与可控。
对教育卫生部门来说
微模块可以做到“外观大气,维护方便”。整体化的设计对外部环境要求不高,维护也更加简单,还可以做到融科普教育、参观展示、企业信息化与一体。
对于互联网企业
微模块可以做到“交付简单,快速上线”。相对标准化的架构,模块化的扩容方式,使得可以用户根据需要快速交付、快速使用,更加轻松的应对业务不确定时的突发需求。
对金融等大企业来说
微模块可以做到“标准归一,集中采购”。集团和各区域分部采用统一的架构和维护标准,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备件压力,提升了运维效率,增强对业务连续性的保障。
微模块数据中心机房的发展趋势
在IT行业中,举足轻重的政企市场正在快步进入云计算时代。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从自建小微数据中心转而向成熟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购买云服务;另一方面,政府也开始尝试与专业IT厂商合作建立市级、省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为二级单位提供云服务,云计算已经从前几年的概念炒作发展到今天在政企市场中的实用阶段。
数据中心作为支撑云计算服务的基础单元,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呈现集中化、大型化、专业化的趋势,微模块数据中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数据中心部署形式。
云计算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弹性扩容,而实现数据中心的弹性化部署则是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环。IT界的新技术往往最早出自更具创新力的互联网企业,在建设弹性数据中心的探索中,由于对数据中心的需求量更大,规模更集中,又更加看重成本,国内外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又一次走在了行业前列。
以Google的比利时数据中心为例,配电和制冷分别位于机房两侧,采用类似集装箱的模块化单元,机房内部也采用了冷、热通道隔离的微模块单元,成为真正的模块化数据中心。但国外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内,在土地资源尤其紧张的中国,容积率超低的单层厂房式数据中心无疑是奢侈的,所以更加适合多层数据中心的室内微模块,慢慢成为国内弹性数据中心探索的主要方向。